-
真正该掰的不是玉米丫子,而是这些!千万别再搞错了
一、玉米丫子不应该掰 地里春玉米,根部长分叉,分蘖过多,也就是俗称的长丫子,应不应该掰掉,有不少的争议! (一)玉米丫子产生的原因 其实刨除种子和天气雨水这些因素,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养分过多,也就是氮肥(尿素)用多了,现在大家都追肥,追肥时期都可劲上尿素,尿素效果还来的快,可是玉米不会说话啊,不像你人喝酒,你喝多了,还知道吐去呢,吐完了你舒服了,可是玉米没长嘴,
2017-07-14 admin 16
-
注意:这十五大施肥雷区碰不得,严重可致绝收!
雷区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
2017-07-14 admin 4
-
注意:这十五大施肥雷区碰不得,严重可致绝收!
雷区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
2017-07-14 admin 15
-
重大土地改革,究竟怎么改?对我们有重大影响!
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这次重大的土地改革要怎么改?改完之后,对我们将有哪些影响?对哪些产业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又该怎么办?说到底,这次农村土地改革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现在农村缺少劳动力,农村留守的妇女老人孩子,劳作力弱;那么,农村的劳动力从哪来?二是农村要发展产业,就一定需要资金,那么,钱从哪来?改革 1 三权分置▽改革目的:释放土地经营权,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经营产业。1.什么三权分置改革?三
2017-07-14 admin 17
-
玉米价格大涨 饲料企业急寻东北粮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玉米价格上涨行情。由于市场优质玉米供应偏紧,使得东北、华北及港口地区玉米价格上涨10-40元/吨;南方销区玉米到站价上涨幅度较大,为30-60元/吨。6月27日,吉林省2017年第一次省储轮换竞价销售玉米2.599万吨,成交率100%,行情火爆。 与此同时,截至6月28日,山东、河北玉米下游厂家普遍已上涨0.90元/斤以上,近2周的时间累计涨幅达6%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
2017-07-14 admin 13
-
西瓜打针、空心草莓...农业部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2015年4月,“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事件,造成北京市昌平区观光采摘游客骤降21万人次,损失人民币2683万元;辽宁东港市五一期间供应量直接暴跌至零;无人问津的草莓烂在地里,每亩损失约300斤。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引起的农产品销量骤降、价格下跌,对相关产业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以科学为依
2017-07-14 admin 18
-
农产品滞销怎么办?教你五种农产品畅销盈利的新玩法
1、源头直供 为什么农产品从枝头落地销售出去时价格低廉,而到了终端消费者手上时却翻了好几倍的价钱?归根结底是因为农产品流通问题,农产品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样一来农产品的利润就一层层的被瓜分了,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很低,消费者买贵的局面。 现在,很多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减少了批发商、销售商等环节,直接和消费农产品的商家洽谈生意,减少中间商环节,这样赚取更多的利润。 2、品种差异化
2017-07-14 admin 20
-
庄稼病害顺口溜,学会相当牛!
1.苗期猝倒病病苗茎基象水烫,颜色改变呈褐黄。病部缢缩形似线,高湿子叶易腐烂。初发倒伏个别点,严重倒伏一大片。2.苗期立枯病发病多于苗中期,茎基病斑暗褐色。病斑椭圆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圈转。夜间恢复白天蔫,茎基潮湿易腐烂。最后收缩全枯干,直至死亡直立站。3.苗期沤根根部锈褐颜色变,不生新根快腐烂。叶片发黄色变淡;不生新叶呈萎蔫。低温连阴无光照,湿度过大是前兆。4.黄瓜花打顶顶点节间已缩短,雌雄花朵合
2017-07-14 admin 17